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70城市7月房价环比上涨

发表于2012-08-02
中指院8月1日发布的百城住宅价格指数显示,7月份7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上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价格上涨主要集中于二三线城市,而一线城市房价则相对平稳。

专家表示,中央对楼市调控态度坚决,不少地方开始严厉执行相关细则,未来楼市政策仍然延续从紧趋势。

发表于2012-08-02
涨多跌少

七成城市房价环比上涨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称,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717元/平方米,环比6月上涨0.33%。其中70个城市环比上涨,30个城市环比下跌。与上月相比,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增加25个。而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连续第4个月下跌,跌幅为1.77%,比上月缩小0.13个百分点。

发表于2012-08-02
中指院分析称,总体来看7月百城住宅平均价格自6月止跌后再次环比上涨,且同比跌幅进一步收窄。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常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数据来看,7月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较6月有明显增多,整体上房价止跌态势已经形成。”
发表于2012-08-02
常清认为,造成7月多城价格环比上涨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是因为成交增长推动价格上涨。7月份多地成交量创调控后新高,短期的供需失衡导致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发生转变,部分恐慌性购房者增加”。另外,则是信贷政策方面的利好效果开始体现。“经过前后两次降息,利率累计下调0.5%,购房成本降低不仅刺激了购房热情,对于市场未来预期影响则更为明显。”
发表于2012-08-02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出现环比上涨的城市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且涨幅明显高于一线城市。数据显示,7月份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为15470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上涨幅度为0.27%,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下跌2.32%,是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跌。尤其是上海,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告诉记者,7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78.9万平方米,与6月突破百万平方米的成交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7月下半月,成交出现了一定的下行趋势。
发表于2012-08-02
而在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70个城市中,涨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聊城、芜湖、台州、西宁、湘潭、无锡、淮安、重庆(主城区)、乌鲁木齐、洛阳等二三线城市,且上涨幅度均超过1%。除此之外,环比出现上涨的其他60个城市中,还有连云港、哈尔滨等12个城市涨幅超过1%(含1%)。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最近两个月的房价指数基本反映了当下市场的实际情况,全国主要城市的确出现了明显的涨多跌少现象。而在正常的市场情况下,只要成交量回升,价格肯定会上涨,并不会出现量涨价跌或者量涨价停滞的现象。他进一步表示,“实际上最近几个月的成交量复苏已经明显使得很多城市房价出现上涨,部分城市价格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点。”

发表于2012-08-02
市场回暖

“降价促销”活动减少

中指院在报告中称,除了近期央行连续降息、降准,对首次置业及改善性需求起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外,“部分品牌房企开发的项目在成交量带动下,主动调高价格或取消折扣,另一方面,高端市场的走热也拉高了市场整体价位,使得7月百城价格再次上涨”。

事实上,随着近几个月楼市回暖,上半年房企库存压力逐步开始减轻。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根据部分房企披露的年中财报分析发现,在3月以来的市场回暖背景下,房企去库存效果与年初相比已经有明显提升,并且经营压力也开始缓解。

发表于2012-08-02
中原地产张大伟也认为,成交量持续走高是开发商敢于提价的主要动力。根据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7月份全国主要城市的成交量再创新高,全国主要54个城市签约量接近28万套,比创下两年来新高的6月份26.1万套的成交量进一步上涨了7%”。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艳称,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熬过了资金最紧张的时点。“若下半年房企资金状况进一步缓解,将会对楼市产生更积极的影响,房企投资信心也会明显增强,而楼盘降价促销的动力则会相应减小。”

发表于2012-08-02
苏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当前房企融资环境正在持续改善。受国内经济超预期下滑的影响,全年稳增长的压力加大,货币政策趋于放松。“尤其连续两次降息标志货币和信贷政策的实质性放松。虽然开发贷依然偏紧,但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环境总体上将有所改善。另外,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等也有利于个人购房贷款的申请。”

“如果房企资金状况缓解,在楼市回暖的同时作用下,房价下跌可能性将会减小。”苏艳进一步预测,自2011年三季度之后,不少开发企业陷入了资金困境,纷纷打折促销以回笼资金。“预计不少房企下半年将减小打折促销的幅度,甚至转而提价,这对于国家抑制房价反弹的调控措施,是一种考验。”

发表于2012-08-02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虽然房企资金状况缓解,促使涨价冲动,但是在政策高压下,如果继续提价,一方面会引起政府出台更严厉、更行之有效的调控政策,另一方面,消费者从恐慌渐渐冷静下来后,客观判断市场未来趋势,若价格涨幅明显,则会选择继续观望,最终使企业得不偿失。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