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龚维松:楼市尤需“顶层设计”

发表于2010-12-26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表态外,再次提出了加强改革 “顶层设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顶层设计”不是一个新名词,它是系统科学中的哲学思想,就是用系统论的方法,以全局视角,对系统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谐各种关系,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路径,并适时调整,规避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眼下最需要的是能先给楼市来个“顶层设计”,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举手支持。

今年是名副其实的房地产调控年,从1月“国十一条”、4月新国十条,到9·29新政,临到年末,为遏制土地再次上涨,国土部不得不再次厉声打击囤地炒地,竟使人惊呼“第三轮房地产调控将出”。

综观调控措施,不可谓不严厉,但楼市依旧坚强无比,楼价仍跃跃欲试。调控一年下来,得到的经验是房地产这事不简单,绝非某一政策就能解决,也并非政府意愿就能左右,到了需要“顶层设计”的时候了,以全局视角,对房地产市场参与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综合配套改革予以解决。

原来改革遵循的“摸着石头过河”模式在房地产领域已经不适用了,放眼望去皆是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如同步入深水区,必须要有清晰的方向、整体谋划。

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首先要确定房地产市场的主体结构和主要模式,政府如果认定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定位是保障居住功能,并非市场投机的场所,那么政府应该在居住市场发挥调节作用,而不是完全依靠市场化来解决。政府管好保障房建设,做好“兜底”工作;对于市场化高价房,根据使用者占用资源情况通过税收予以调节。这样的模式可以称之为:有管制的房地产市场。

着眼于和谐各种关系,市场才能最终发挥作用。如果只是按照地产商的逻辑思维:涨价的时候按照市场化利益最大化,跌价的时候希望政府救助寻求中国特色,这样的市场也是假的。

上一页|1|
/1页